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65)

作者:羽春 时间:2024-07-12 09:3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穿越时空 逆袭 市井生活 日常

  出来肯听他说两句就不错了。
  江在昌还想骂。
  依着从前的性子,是要把加工坊的人都叫出来骂一顿。
  近十几年过多了好日子,拉不下脸,就训他们不知道拉拔族亲,指桑骂槐的。
  这头的事儿,转眼就传到了宋明晖耳朵里。
  宋明晖全当没听见,给谢星珩盛了一碗丝瓜蛋汤,又给江知与盛了一碗。
  他心情好得很。
  有阮师爷亲笔写的名录,最无法自证清白的一环解决,后事无忧。
  宋明晖目光赞许,夸了谢星珩两句。
  平心而论,他家这赘婿要比二房的致微机灵。
  谢星珩听久了“珩儿”,表情麻木。
  江知与算着日子,就这几天,采办的人应该会回来。
  往年都要八月份回来,踩着日子送去京都。
  今年礼单换了,都是便宜货色,也是常见物件,耗时会短些。
  用这些便宜货,把空荡荡的家填实,就万事俱备了。
  饭后,谢星珩带着来喜,还有他的书童芒种和夏至,去给枫江书生送考篮。
  不算谢星珩,枫江有三个书生去应考乡试。
  考篮三只,笔墨纸砚俱全,另有盘缠五两。
  这三人,谢星珩把他们分为背锅侠许行之,还有人品不好的应声虫。
  送了考篮,四个人坐一块儿,谢星珩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赶考。
  他们早有此意,对京都不熟,怕走错路,有个熟人带着是好事。
  谢星珩便讲:“出发时日还未定,我跟堂哥商量好,会来通知你们。到时先走水路,到府城转陆路。镖局有船,不用出银子。陆路就看你们租用什么车,我跟堂哥是家里马车,你们三人可以合资,租个驴车、牛车。”
  这年头,组队赶考是平常事。
  合资租车、租房,甚至拼饭,都是常见的,他们无异议。
  正事说完,就是寒暄——对谢星珩吹彩虹屁。
  谢星珩不爱听,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他一走,许行之也出来了。
  屋里两个书生往外张望,把考篮打开看,见只有五两盘缠,各骂了一声“小气”。
  江知与下午忙着给人分派活计。
  榨油有许多步骤,轻便一些的,女人夫郎也能完成,还得留人做饭,除却固定登记的每户一人,江知与也给原本的佃户便利,从他们家挑选了些妇人夫郎来帮忙,算是平衡。
  水塘保持现状不变,养鱼养鸭的还是那些人。养鸡的人少,大哥大嫂现在也没孵出多少鸡苗,第一批小鸡以采买为主。
  厂子刚运转,大家都摸索着来,各处进展慢,活也较轻,今天就试产榨油。
  谢星珩过来帮他指点人,江知与还不乐意,叫他去读书。
  “我把图册都记下来了,指点他们绰绰有余,就不累着你了。”
  庄上事稳定,宋明晖就回了府。
  谢星珩没长辈盯着,黏黏糊糊的跟在老婆后边当小尾巴。
  “我好心来帮你,你就收了我吧。”
  他一连串的江老板喊着,屋里听见的汉子都偷偷笑,江知与怪他让自己失了威严,瞪他一眼,眼神软绵绵的。
  “那你教他们用木榨吧。”江知与说。
  这头男人多,谢星珩要帮忙,就跟他们打交道好了。
  谢星珩欣然应下,油料没上,让人先试着熟悉木榨,他带着指点,教他们认部位组成,也让他们试试怎么发力轻松。
  “别用蛮力,那样太累,也费腰。这事儿细水长流慢慢干,身体要紧。”
  他话说得熨贴,一群糙汉子听得心里暖烘烘的。
  江家赘婿是枫江人,他被招婿那阵,城外也好热闹,有一阵议论。
  来了庄子后,他们闲聊里,也在说江家定然是很满意枫江婿,才愿意给他做脸,帮助故里乡亲。
  之前谢星珩跟着江知与巡庄,还很多人悄悄看,两人都长得好,站一块儿别提多般配。
  这会儿学手艺,他们看谢星珩顶着秀才相公的身份,和江家那位少爷一样,平易近人,嘴皮子利索,连教带夸,半点架子也没有,间隙里也应声,马屁拍得有来有回。
  区别是,谢星珩夸得自然,夸得真诚,夸得不重样。
  百姓们词穷,夸得生硬,夸得重复,真诚度十足。
  江知与去后边看人蒸豆子,隔着墙,听那边笑声阵阵,心里也欢喜。
  蒸豆子有妇人也有夫郎,带着几个年少的哥儿姐儿帮忙打下手。
  谢星珩记得不清楚,说不确定是蒸豆子还是炒豆子,两头都有人在忙活,木榨有五个,到时能一起开工,试试哪样的豆子能出油。
  他到庄上,很少跟百姓们聊家常,一开始都怕他,见他处事公正有条理,样样都没落下,又很敬他。
  后边是些小孩子爱给他送茶送水,能跟他说上话,知道他好性子,遇见了也会跟他打招呼。
  多是吃了没,今天都不错这种朴素话。
  蒸豆子简单,看着火候,到时辰再看看豆子熟没熟,其他时间能聊聊天。
  没男人在,又听得见男人声音,都夸他跟夫婿很般配。
  江知与喜欢听这话,问起枫江那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成亲以来,夫夫相处和谐。谢星珩没表达过哪里不满,他想多了解一些。
  水乡那边,吃鱼居多。
  过年过节吃个荤腥,也是以鸭汤、鸭蛋为主。
  他们那里水多,养鱼养鸭都方便,小孩儿都会水,拿着竹竿就能养一群,水里散养着,喂食也简单。
  养鸡是少数,一家三五只就够多了。
  “你夫婿读书,应该是吃鸡多。”他们说。
  读书人养得精贵,哪会跟他们一样,十年如一日,吃个瘦鸭子都美得很。
  要说生活习惯的话,他们是睡床多,丰州都盘炕。
  饮食没多大差距,两边米面都吃。
  说起盘炕,他们不由聊到自身。
  “江少爷,你说我们棚屋能盘炕吗?”
  他们不敢奢望在农庄盖房子,这都要占地的。
  只听佃户们说,进了八月,就有秋凉。丰州的秋老虎只来几天,过了中秋,就要穿袄。
  现在已经到七月,他们返乡,也得重新建设,有人早早打算,开始忧虑秋冬怎么过。
  江知与说:“棚屋四处漏风的,天冷不好住人。红榜的账目看了吗?余银很多的,进了八月,还没说法的话,我就安排人,划地给你们盖房子,土屋茅草房的,先住着。”
  初期疑难解决,余下的大头花销是安置费。
  不论是本地盖房子,还是回乡盘缠,人数积累后,数目很大。
  江知与要等八月,一是看家里能不能渡过难关,二是想朝廷能出些钱。
  账上银子,盖不了一千人的住所。
  百姓们初安定,手头银钱没几分。吃喝还得发粮,这头都是消耗。
  他们算不了太大的账,信得过江知与,听他这样说,心里就安定。
  “那我们还住农庄吗?把你的良田都占了……”
  江知与安抚道:“没事,你们看,现在厂子都开始榨油了,务工的人得有住处。不论是你们留下,还是我另外招人,房子总不会白盖的。”
  他们留下会更好,这样子安置合情合理。
  夫夫俩忙着榨油,宋明晖回府,找人销赃金腰带。
  李家送的金腰带,就还给李家。
  李玉阳好色,十来岁就在花街出没,豪言“好子弟嫖好姑娘”,传了一阵佳话。
  成亲后有所收敛,花街新长成的苗苗却都给他过目。
  哪家院子不想巴结个有钱有势的恩客?
  李玉阳正巧好色,很合花街各院的心意。
  他每个月,都有个七八天住在花街,东家跑跑,西家坐坐。
  柳家院巴结过,现下李家五姑娘在白家院,明面上就在这两家找,余下的也不可放过。
  趁醉,给他把金腰带系上。扔县衙门口,给常知县送份礼。
  徐诚一听就来劲儿,他正憋着气呢!
  这事简单,只在县城里,跟李家正面刚上,宋明晖也不怕。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