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说> 同人耽美>

基建高手在红楼(101)

作者:安静的九乔 时间:2020-08-21 08:24 标签:种田文  爽文  红楼梦  升级流  

  现在这两人坐在陶村长家的吊脚楼楼上聊天,张友士受了责怪,自尊心受到打击,整个人都蔫蔫的。
  “不过也不能怪你——病逝的那两人我都见过,都是腹胀如斗,恐怕已是生了腹水,除非抽出腹水,切除病变的脏器,否则确实无法可救。”
  张友士听得目瞪口呆:“抽出腹水,切除脏器?”
  贾放叹了口气:“我就说暂时还是做不到的嘛!”
  张友士:“您的意思是……有朝一日,医者还可以这样为病患疗疾?”
  贾放:“对!”
  张友士整个儿傻掉——他眼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深不可测的少年啊!
  “张兄,此前我对你非常佩服,尤其是你亲自去往余江乡里,找出了这鼓胀病传播的原因。那时我对你真的钦佩不已,这样的话我也说过不止一次。但是这一次关于青蒿这种药物,我想你确实是有些失于急切。”
  贾放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端坐着教训对面二十三四岁的张友士,怎么看怎么古怪。
  但贾放心理年龄早已不是十五岁了,他批评了之后立即耐心宽慰,“但是张兄,我相信只要擅于观察勤于实验,你未来的成就必定会比现在高出无数倍。”
  “你写的条陈我已经看过了,写得非常清楚。我会找途径递上去,并署你的名。如果最近半个月内我们能找到有效的驱虫药,我就会连你的处方也一起递上去。这全天下,你就是‘血防’的第一人了。”
  贾放一番话说得张友士眼眶发热。
  张友士虽然痴迷于医术,执着于治病救人,但他根骨里还是一个极其“热衷”的人。他曾踏踏实实地走遍了余江各处,想要找到鼓胀病的病因,但他也想要借此扬名,这两者不冲突。
  而贾放扣下了张友士的条陈还未发出去,就是在等着能在填上“特效药”这一项。只有这样,这份条陈才能真正成为与《血防手册》媲美的“血防”条陈。他张友士才能借此机会,名扬天下。
  张友士突然一呆,问:“贾三爷,那你为何不直接把这本《血防手册》直接呈上去……功劳不就都是您的了吗?”
  贾放失笑:“我要什么功劳?”他是一个时间一到就打算拍屁股走人的人。
  “再说了,我将这《血防手册》呈上去,能直接用嘛?圣上和各地官员问起,这书上所写的防治之道,可有哪个州县试行,可有成功之道?——我该怎么答?我说,没有,这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的一本孤本,能否试行,是否实用我全都不知道!”
  他双肩一耸,手一摊:“这样去搏功劳,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对不对?”
  张友士张大了嘴,感觉他现在越来越懂贾放了。
  “那么好,我们还是多花点时间在正题上——血疫的解药,你究竟是怎样想到‘青蒿’上头去的呢?”
  张友士见贾放问,便手里还握着的那本《血防手册》拿了出来,指着一行小字给贾放看:“这里!”
  贾放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首选药物——吡喹酮。”然后底下是一行小字:“也可使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
  “蒿甲醚?青蒿琥酯?”贾放心想,看来这张友士在这七个字里只认得“青蒿”二字,所以想到了青蒿这种草药。
  这是非常正常的联想,要他他估计也会想到这一点,然后去田间地头拔青蒿来试一试。
  可是真正实验起来,青蒿明明就只是一种普通野菜么。
  “这是为什么呢?”贾放自言自语。
  “三……三爷,甲醚是什么,琥酯又是什么,这些跟在青蒿后头,就……不是青蒿了吗?”张友士在旁边追问。
  贾放的脑子却一团混乱。他想起了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很多事:中国唯一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性屠呦呦院士,最杰出的贡献,正是于中国传统医药之中,发现了青蒿素。
  他记得青蒿素原本是一种抗疟药。抗疟疾,也就是对抗疟原虫,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用来对抗人体内的血吸虫呢?
  但关键是,为啥青蒿素这么管用,而青蒿就只是个弟弟呢?
  贾放突然从吊脚楼上站了起来,望着满脸惶然盯着自己的张友士,说:“走,我们去外头看看野生的青蒿。”
  两人一起下了吊脚楼。他们所在的位置目前还算是桃源村的地盘,下来之后,桃源村的村民人人都驻足向贾放问好。
  “张先生,那日说的,青蒿的事,有眉目了吗?”有村民问张友士,“我们也盼着新来的那些百姓早点药到病除,再说了,找着了神药,咱们不也就不怕了吗?”
  “有眉目……快了!”张友士面对热情的村民,嘴上支吾,心里忐忑。
  贾放却对此充耳不闻,独自再前,径直朝张友士指点的,生长着“青蒿”的密林边走去。
  他走到一株青翠欲滴的植物跟前蹲下,呆呆地凝视着。
  “这就是青蒿!”张友士快步赶上来,脸上满是惭愧。早先他就是把这个当成了万灵药,结果试验下来却屁用没有。
  贾放却喃喃地道:“青蒿素不是来自青蒿……”
  张友士又听不懂了:“青蒿素又是啥?”
  但贾放却不再理会张友士了,只顾自己回忆: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好像确实是看见过一篇报道,讲青蒿素不是来自植物学意义上的“青蒿”,而是来自另一种植物。
  可是那种植物叫啥名字?能让最终提取出的有效成分被冠上了“青蒿素”的名字呢?
  贾放皱起了眉头。
  忽而一群桃源村的孩子蹦蹦跳跳地沿着田埂过来,见到贾放和张友士,孩子们一起停步,冲两人作了长长的一个揖,齐声道:“贾三爷好!”
  这是姜夫子在学堂里教的规矩,让孩子们见人要施礼、打招呼。现在至少桃源村的七十几个学龄儿童,已经将这一套学得非常好了。
  其中一个孩童双手捧了一只新编的花环来到贾放面前。“贾三爷,这是我们送给您的!”
  贾放回过神,接过这花环,登时笑了,站起身,对那些孩子也行了一礼,道:“多谢想着。”
  这是一个柳条编起的花环,上面还带着翠绿的柳叶,中间嵌着几朵颜色鲜亮的小黄花。桃源村的很多村民都很喜欢戴这种花环,尤其是男性。这似乎是他们本地的一种习俗。
  贾放的眼光落在这亮黄色的小花上,就又挪不开了,竟然捧着花环发起了呆。
  张友士在一旁斜眼看。
  却见贾放突然转身,紧紧盯着张友士,大声说:“我想起来了,是黄花蒿!”
  他又兴奋又激动,一双眼格外明亮,双手依旧捧着那只插遍了小黄花的花环,正是这个花环,唤起了他的记忆。
  “是黄花蒿!不是青蒿,青蒿素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而是黄花蒿,黄花蒿!”
  还没等张友士反应过来,贾放已经把花环朝张友士手里一放,随手拉过一个路过的村民,连连追问:“请问你认得什么是黄花蒿吗?”
  黄花蒿和青蒿,从植物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青蒿素这种抗疟药物,是从黄花蒿里提取的,而不是从青蒿里提取的。
  青蒿素来自黄花蒿,而不是青蒿。
  而《血防手册》上所写的青蒿琥酯,正是二氢青蒿素①,是青蒿素的“升级版”。
  旁边张友士听见贾放的话,忍不住苦笑:“贾三爷,学生认得什么是黄花蒿啊!”
  *
  等到第二次临床实验开始的时候,余江来的新移民已经对张友士所宣传的“特效药”不抱什么希望了。
  贾放带人大力推行的“卫生措施”显然是有效的,因为余江来的人在此地住下之后,除了已经患病的人之外,已经没有人再得这鼓胀病了。而且本地土著也没有发现谁有个头疼脑热的——这鼓胀病显然没有在当地传播开。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基建高手在红楼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