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种田养夫子(49)
被自己闹了个大红脸,沈之洲颇有些难为情地把脸埋在宋清手臂上,不好意思地左蹭蹭右蹭蹭。
宋清索性侧过身子环住沈之洲,下巴也搁在他柔软的头发上,不时落下一个轻柔的吻,“明早回去了,给你买新簪子。”
这头上没了发簪,看起来总觉得少了什么,真不习惯。
“好呀。”双臂环住宋清劲瘦的腰,感受着头顶一下又一下的啄吻,耳边传来有力的心跳,动荡了一日的心也随之渐渐安宁下来。
宋清抬起手,一下一下把沈之洲略微凌乱的头发捋顺。这回是他草率了,下次得做好准备再带上沈之洲。
“诶诶诶,黄哥听见什么了吗?”大壮把耳朵往宋清那边凑,胳膊肘捣捣黄正义,急得抓耳挠腮的——这咋什么都听不见呢!
“猴急什么!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黄正义一巴掌拍在大壮胳膊上,继续竖着耳朵偷听。
另外几人坐在一边,看着两个毛头小子这模样,纷纷忍不住笑起来,还调侃说要去宋哥那儿告状去。黄正义和大壮也没当真,自顾自费力地捕捉那边的声音。
这几个人里除了大壮和黄正义,其他人都是成了家的。这两个黄毛小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前几日不管好奇羡慕得有多抓心挠肝,也还矜持着。
现在精神咋一放松下来,胆子也肥了,这都是过命的交情了,听听墙角不碍事吧?可不敢看,偷看实在是太无耻了!要是看见什么不该看的,宋哥还不得把他们眼珠子挖出来啊?
“你们宋哥呢?”
两人心肝一颤,吓得屁股都离开底下的岩石了,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回头一看,原来是孙县令!
“在、在那边树下呢!”两人结结巴巴回道。
“好,辛苦了。”孙淑一点点头,由于夜色掩映也没看出两人的异样,再简单慰问几声就去找宋清二人了。
孙淑一一走,两人纷纷抚着胸口,太吓人了太吓人了!随即两颗大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又是一阵讨论。
“咳咳!”孙淑一咳嗽一声,隔着火堆坐在二人对面,“宋先生沈夫郎都没事吧?”
两人早在听见动静的时候分开了,“劳孙县令挂心了,下官和夫郎都没事。”
听宋清这疏离的口吻,虽然早就打消了让人做自己幕僚的念头,孙淑一还是难免感到一丝挫败。不过很快整整心情,谈到过来的主要目的。
“先生可知道石岩镇拐人的事情?”方才她审问完牛大,便和官兵们一道去登记,期间总算把事情弄清楚了。
“今日略微窥见一点端倪,不过不知前因后果。”
孙淑一便解释道:“约莫十来年前,镇上才渐渐出现拐卖的事情。”
原来十多年前,石岩镇虽然是个贫瘠的小镇,老一辈镇民还守着那贫瘠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也会到城里去做工。
可山路艰险,天不亮就要进城,每年都有青壮年失足滚下山崖。在县里给富贵人家做工的活儿也不是一直有,赚来的几个辛苦钱补贴一家人的吃用都远远不够,更不用说用来起房成家了。
家里穷,好多人家生了女孩儿、小哥儿,要么扔去山里喂秃鹰了,要么口鼻塞上草木灰、往火洞里一扔,一条命就没了。家里这个情况自然先想着传宗接代,一门心思要儿子。
久而久之,到了年纪的汉子连婆娘都娶不上。
--------------------
作者有话要说:
沈之洲: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的西瓜糖埋伏笔!
第41章 腻歪
不知道那是哪天,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镇上男人的吹牛内容,从挣了多少多少、在哪家哪家做工,变成了婆娘长得如何如何、滋味如何如何。
有些男人甚至把婆娘“娘家”的家世当做吹嘘的资本,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人皮之下泛着恶臭的丑陋灵魂,就能隐藏头骨之内粗鄙低俗的畸形思想。
一开始被拐来的女子、小哥儿还会反抗,还会撕咬,可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对待,亲眼看着“养不熟的白眼狼”被折磨得动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然后活生生被秃鹰吞吃入腹,只剩下一堆尚且带着血肉残渣的累累白骨。
皮肉下惨遭碾碎的手骨、腿骨,明晃晃粉碎了生机,让人变得麻木不仁,让茹毛饮血者兴奋不已。
在律法达不到、眼睛看不见的地方,这等事时有发生。甚至于当受害者被完全驯化,摇身一变加入施虐者行列,神色冰冷向曾经的自己挥下屠刀。
当阳光照进这片土地的时候,阳光也不清楚究竟是自己光芒黯淡,还是早已习惯黑暗的眼睛承受不住光明。
腐烂的灵魂与千疮百孔的灵魂混淆在一起,抗拒朝阳、畏惧烈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花已经凋零很久了。
“方才本官一道去登记被拐人头时,估摸着有二十来个妇人、小哥儿,不到三十的年纪,无论问什么都不答话。”
为什么是二十几个而不是四十几个,几人心里都有数。像梁卉那样好等得到解救之日的是幸运,可是谁又能摸着良心说梁卉幸运呢?
气氛有些沉凝,三人看着眼前跳跃的火苗,也不知各自在想些什么。
这时候人口少,轻易不会判处人死刑。石岩镇众人之中,除了手上有人命的少数几个,其他人顶多受点刑罚,然后服劳役。
“本官之前去了一趟汪计木工坊,从汪师傅那儿听说宋先生有法子改良纺织机,不知先生这法子有眉目了没有?”孙淑一先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气氛,说明来意。
石岩镇拐来的众人不管愿意与否,无论如何都不能继续留在石岩镇,否则被别处的人知道了,恐怕引起不法分子效仿。毕竟拐卖人口惩罚太轻,又不用给妻家聘钱,就能白得一个婆娘,谁不想?
可要是把人送回原住地去,找不找得到住地还另说,家里人愿不愿意接回去、接回去了会不会善待,这些都是问题。大概率还得留在泞阳县衙门,走她私库养着。
可一直靠着她也不是办法,她这一个月都忙着剿匪,剿匪完了还得修路,修路可得要花的钱她甚至不敢认真算算,生怕算出结果就不得不退缩了。
哦还有许诺了宋先生夫夫二人的宅子田地,都还没影儿。宋先生不要是不要,她不能真不给啊!
每每想起这一桩桩一件件花钱事儿,她都太阳穴突突地疼,真恨不得长了双翅膀飞去京城,看看范理那小子到底收到她的书信没有。
要是宋先生那纺织机真做出来了,她走私房请了人来教这些女子小哥儿纺线织布,亦或者请她娘教他们做秀活儿,学一门傍身的手艺去,来日她离了泞阳县他们也不至于流落街头。
“过几日应该就能琢磨出来了。”宋清答道。
夜里没事儿时他倒是查过资料了,也大概知道原理,具体还得去纺织作坊实地看看,最好他能上手学学怎么纺线、怎么织布,不然以后还得一再改版。
“孙县令,我和夫郎这次回去就搬回村里了。”宋清看看沈之洲,忽然对孙淑一说。
“怎的了?可是本官怠慢了?”孙淑一吃了一惊,莫不是宋先生心里还是想要宅子,她没揣摩透?早知道她就是把正堂腾出来给两人住也行啊!
“大人言重了。”宋清摆摆手,解释道,“我想着不若将西花厅改成个学堂。”
“学堂?”孙淑一松了一口气,还好是虚惊一场,“可是沈夫郎想收学生?那没问题,不若我先给先生置办个宅子?”还是担心种种福利留不住宋清,遂试探道。
宋清摇摇头,示意不用为两人费心,“我俩在村里住习惯了,原先也有打算过个个把月就回村建房,不过是正赶上罢了。”
“学堂也不是给我夫郎建的,他暂时还不打算教学生。”宋清接着道。沈之洲虽然才学出众,毕竟没有功名在身,而且他自己还是个小孩儿,教什么学生?
“石岩镇这事儿,参与其中的人家恐怕也有半数以上。建个学堂,让八岁以下的孩子都去上学,我亲自教。那些犯了事儿的,该死就死,该服役的就送去修路。剩下的老人也迁走吧,这儿实在不适合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