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君,我带球跑回来了(180)

作者:七夕是大头喵 时间:2024-05-11 09:31 标签:生子 甜文 情有独钟 轻松

  岑砚抬头,眼神让庄冬卿无法对视,又道,“你加冠的冠礼也没有……”
  “办!”庄冬卿一咬牙,阻止了岑砚接下来的话,“你办吧!”
  早办晚办,迟早有这么一遭,办办办,之前都依他的意思,对外他是王府门客,等关系过了明路,肯定要依一回岑砚,也得让他高兴高兴的。
  说完,果见岑砚喜笑颜开,抱着他道:“卿卿真好。”
  “……”
  人就是这样被甜言蜜语腐朽的。
  但是,真的好顺耳哦。
  庄冬卿想了想,本着不能吃亏的念头,要求道:“再夸我两句。”
  岑砚笑,凑他耳边又说了两句。
  说完便被庄冬卿瞪了,“不要这种!”
  哪有夸到床上去的!
  岑砚乐不可支。
  庄冬卿后知后觉,对方就是故意的。
  庄冬卿脾气来了,要走,岑砚不让,拉拉扯扯……还是扯到了床上去。
  *
  李央确实也开始发力了。
  在与岑砚商谈的几日后,将私兵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四皇子那边立即利用了这个消息,宣称八皇子豢养的私兵,然后将盛武帝昏迷一事也和丹药扯上了关系,造反的名头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清君侧。
  如此杭州看似还是一片的风平浪静,但是却暗暗的将冯公公架了起来。
  依照八皇子李德的性格,私兵一事已经不太容易放过了,眼下又走漏了消息,怎么看,冯公公也搭不上李德的那艘船了。
  冯公公焦虑,却也无奈,面上还是谁都不得罪,私下却试探了两次岑砚的口风。
  岑砚自然只说且看,多的一句没有。
  十日后,四皇子的兵马到了上京周边,战事一触即发。
  半个月时间不到,仗打得有来有回,有输有赢。
  但上京周边的流民增多,据说因着打仗,很多富人要么跑到京城内,要么直接举家迁徙,到外地找亲戚去了。
  一月后,四皇子的兵马逼到了城门。
  而岑砚,在这种乱局中,也终于拿到了谋算已久的丹药。
  从宫里流出来的。
  正是盛武帝服食的第二种。
  不容易,若非趁乱,是万万拿不到的。
  拿到便将丹药给了赵叔。
  重金属中毒的知识在这个年代应当无人知晓,想着这点,庄冬卿主动也加入了研究。
  赵叔管药材的部分,庄冬卿用还记得的反应,看看重金属有哪些。
  忙活了一个多周,终于写出了一份解药单子,按药方服下,再加以针灸,盛武帝应当还是能醒过来的。
  而忙完,外间局势又变了一变,四皇子已经落了下风。
  再两天,得到线报,岑砚看过道:“李仁要输了。”
  “看来老天都在帮李央。”
  庄冬卿闻言没有说话,心里却想着,可不是么,男主啊,天命所归。
  又三日,上京传来四皇子李仁被活捉的消息。
  岑砚想都不用想,“肯定直接杀了。”
  转头请了李央到府,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些什么,反正就庄冬卿的感受,两三句就谈妥了,再往后,郝三徐四开始日日操练亲兵,岑砚一日的大半时间也都在兵营里度过。
  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庄冬卿哄着岑安安,觉着他们在杭州住不久了。
  果然,李仁身亡,和八皇子被立为太子的消息是一道传来的。
  当是时,已至金秋时节。
  正好尝过了满是蟹黄的大闸蟹,府里开始收拾东西,他们要动身了。
  “什么名头呢?”
  庄冬卿问。
  正在擦剑的岑砚道:“李仁不是已经说得很完善了吗?”
  “豢养私兵,把持朝政,毒害陛下,样样都让人看不过去。”
  庄冬卿:“……”
  倒是没想到李仁还有这个用处。
  确实,借口都是现成的。
  岑砚放下帕子:“至于发兵理由,不是和我来上京的时候一样吗?”
  长剑入鞘,寒光内敛。
  岑砚朗声道:
  “清君侧,除佞幸。”


第108章 挽弓
  师出有名。
  但还得有个值得信任的人发起。
  李央是很好的人选, 但,还不够。
  岑砚不出头。
  那自然而然的,最后的人选, 没有比冯公公再好的。
  他是内侍, 又是盛武帝跟前, 多年伺候的太监总管,经年来,几乎他透露出来的意思,便是盛武帝本人的意思。
  “真是老天都在帮他。”
  岑砚谋划的时候, 也不禁感慨一句。
  庄冬卿在边上听着, 大部分的时候都听不懂, 行军布阵什么的, 从什么关隘入,停留几日, 兵马几何,粮草需要多少,柳七郝三徐四说得头头是道, 岑砚听着, 时不时抓几个要点,赵爷也会来说带的伤药药酒药丸如何,就他一个, 纯在边上当摆设,听天书。
  但这句, 他倒是可以搭话。
  庄冬卿:“或许,以后他会将朝堂打理得很好呢, 成为一个仁君……”
  “仁君……”岑砚想了想, 摇头笑笑道, “或许吧,这样是最好的。”
  不等庄冬卿问,将话说全道,“他不行的话,剩下的小皇子不少,宗族的人也多,总是会有合适的人上去。”
  庄冬卿想了下,也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
  岑砚确实没有全力帮李央,如他所说,两个人不过各取所需,自己的事,还是得靠自己,这条路李央还有一段要自己一个人走的,故而说服冯公公此事,岑砚全都交给了李央。
  按照岑砚的原话,若是李央这点都办不好,也不必跟他一道上京了。
  回去了日后定也保不住皇位。
  还不若他们回去后,等盛武帝醒来抉择。
  庄冬卿开始还有些担忧,但李央办得很好,成了的消息传回来很快,岑砚听了,首次肯定李央,点头道了句:“不错。”
  有了冯公公的加入,在原本出师说辞的基础上,又加了好几条。
  比如,盛武帝昏迷前,没有立太子的意思。
  盛武帝一直属意的是四皇子。
  三皇子一案正在调查中,并未完全肯定是四皇子所为,在盛武帝尚未苏醒前,八皇子哪怕成了太子,也并没有资格处死皇子,加之为盛武帝寻求毒丹,杀父弑兄,天理不容。
  檄文写得慷慨激昂,庄冬卿看完都信了大半。
  但书成,岑砚并没有第一时间昭告天下,而是等上京城内,召回冯公公的令旨,也就是当今太子李德的旨意到了,才公布,举兵回京。
  中间这段时间统共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练兵,二是征用杭州苏州的兵马一齐清君侧。
  杭州这边相对容易。
  因为总督已经被拿下了,若是将领不想被扣上豢养私兵的名头问罪,便只有跟着王府一道,显然,他们也选择了这条路。
  苏州原本就中立,岑砚和李央很是坐船来回跑了好几趟,才说动地方。
  至此,手下能调动的兵马便有了十万数之巨。
  加之背靠江南水乡,向来是富庶之地,查完了私盐问题,兵饷粮草让当地的巨贾将功补过,除去已经捉拿抄家了、与八皇子牵扯过深的几户,其余巨富皆是慷慨解囊,充沛了后方粮草药材。
  本来岑砚想自己办,但这事李央出了头,岑砚便将筹粮的事交给了他,办得也格外好。
  等太子令至,要强行召回冯公公。
  岑砚带着人杀了宣旨内侍,以及其随行的若干禁卫。
  李央与冯公公的檄文其后发布,清君侧的口号被正式喊出。
  同时王府也收整完毕,阿嬷牵着岑安安,庄冬卿在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几个月的地方,转身一齐上了马车。
  他们会随军。
  若是不能随时见到,岑砚没办法把他们安心放在别处。
  之前柳七也提过,先行将他与岑安送回封地一事,岑砚好似很纠结,也来问过庄冬卿。
  庄冬卿瞧了出来岑砚的不愿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