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137)
林靖冷冷一笑,“这可真是,讹诈论到咱家头上了!哼!”
作者有话要说: PS:三更到!晚安!!!!!!!!
☆、第134章 新帝之六
第134章
林靖平生头一遭遇到讹诈事件, 他的出身、才干, 他不讹别人就是好的, 结果,竟遇着来讹他的。嘿, 这可真是稀罕, 诶!
别以为襄阳公仗着自己是陈柒宝的亲爹就能在帝都横行了, 林靖当下就给襄阳公府送了回礼。襄阳公府送的是一对对联一对荷包, 林靖加倍还的,令府里文书写了四付对联,再从丫环那里拿了四对荷包,装了个匣子,就是回礼了。
林管事过来回道,“四老爷, 我看,萧总管走的时候, 那面色可是不大好看。”
林靖哼一声,看向管事, “就是不让他好看, 才这样回的礼!”
管事顿时不敢再多言。
管事们私下说起话来,对林靖都是挑大拇指的,皆道, “要说咱们四老爷,
林靖还与大嫂子说了一声,越氏直摇头, 颇觉不可思议,开了眼界,“这是哪家子的行事啊!”
林靖道,“自从襄阳一脉来了帝都府,可真是添了不少笑话。”
越氏道,“更稀奇的事儿还有呢,只是不与你说罢了。”
林靖连忙打听,“大嫂子与我说说呗。”
“又不是什么好事。”越氏道,“对了,二老太爷那边儿传话,说得了好吃食,晚上叫咱们过去一起吃。就穿那边儿大嫂子给你做的那身袍子,啊。”
林靖道,“我多少年不穿红的了,那边儿大嫂子也是,非给我做身红的。穿上显着孩子气不稳重,不穿吧,又对不住她的心。”
“现在是年下,正该穿得鲜亮些才好。你看,我与你大哥年下也都穿红的。”越氏连忙劝他。
林靖只好晚上穿着林腾之母王氏给他做的红袍子过去吃饭,其实,王氏以前都没给林靖做过衣裳,这不是林靖成天辅导林腾功课,一门心思的叫林腾明年考秀才。王氏实在感激林靖这小叔子,想着送些什么才好,可林靖生在这富贵府第,当真是什么都不缺。王氏就给林靖做了身衣裳,也是想着林靖年岁不大,人且生得俊俏,才挑了最鲜亮的料子给他做的红袍子。
今见林靖穿了来,王氏很是赞了林靖一回,王氏道,“咱们家这些小爷们,加起来都不如阿靖生得好。瞧瞧,咱们阿靖这气派,满帝都再找不出第二个。”
二老太太也是点头,夸林靖生得好。
林靖笑,“二叔得了什么好东西,我这好奇的紧。”
二老太太笑,“是人家送他的两只熊掌,说是存了三年长白熊的熊掌,厨子瞧了,极是肥厚,正好这就要过年了。他是说过年再说,我说,过年忙着戏酒,反是不能正经吃饭,不若就这会儿吃,大家都为过年操持,正累的时候,正好补一补。”熊掌这样的东西,对于大户人家不算稀奇,但也是极难得的。
林靖一向欣赏二老太太人品,道,“二婶说的在理。年后不是出门赴宴,就是家里招待亲戚朋友,真没精神好好吃饭。”
大家就在二老太爷府上吃了回熊掌,熊掌吃起来味儿不错,因是温补健脾胃之物,林靖也吃了两筷子。二老太爷上了年岁,见孩子们吃得高兴,心下很是欢喜。
在二太爷这里吃过熊掌,继续忙过年的事。
林家家势显赫,要走礼的人家也多,何况,走礼这事儿向来是礼尚往来,有来有往的。过来林家送年礼的文乡侯世子,也是越氏的大哥,还问起襄阳公可有来林家送年礼之事。越氏道,“叫四叔给打发出去了。”
越世子叹道,“那襄阳公,也着人去了咱家。简直是无赖,父亲与我都不在家,母亲为了省事,叫人备了份百十两的年礼回礼,那襄阳公的大总管,很是说了些不阴不阳的话。”
越氏道,“就不该给他!反叫那等无赖得了意!”
越世子道,“要是我在家,再不能给他的。真是没了王法,那等小人,你略软弱半点儿,立码得寸进尺。”
襄阳公府此举,有些不讲究的人家,自然是叫他得了意,但更多的人家是如文乡侯府这般,极痛恨这等勒索行径。
咱们不是没钱,但,这跟叫人勒索着出血是两码事。
林靖到孔国公府走动,孔国公提及此事,问林靖,“可到你家去了。”
“那哪儿能不去。”
孔国公问,“你是如何处置的?”
林靖笑笑,“襄阳公好意打发管家送年礼,自然是按例回礼了。因襄阳公身份不同,我回的双份儿。”
“双份?”孔国公品度着这四字。
林靖干脆道,“给我家送了两幅对子俩荷包,我就回了四幅对子四荷包,我想着,我这回的还不算失礼。”
孔国公哈哈大笑,拊掌赞道,“回得好回得好。”
林靖打听,“定也来了国公爷府上吧。”
孔国公别个没有,孔圣人的骨气最是不缺,道,“我这就是按例回的礼,两副对子俩荷包。”
林靖颌首,“很该如此。您老要是不做个表率,我们这些人都不晓得如何是好呢。”
孔国公道,“陛下几番叫他们回襄阳,硬是死活不走,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林靖道,“就是看着陛下的面子罢了。国公爷不晓得,有些大人就是抹不开面子,备个百十两的年礼,人家还还嫌少呢。”
孔国公吁叹一声,对襄阳一脉更无好感。
襄阳一脉行此没脸没皮之事,可忙活了一年,其实也没弄到多少银子。也不想想,豪门公府,高官贵第,哪个不是傲气非常,如文乡侯那种愿意出百两纹银的,估计也就是打发叫花子的心情罢了。如孔林这样的人家,在帝都也非少数,凭什么低头啊,就因你是陛下亲爹,这也想得忒便宜了些。帝都权贵,可不是这样好说话的!
这襄阳一脉,简直就是行走的笑话!
林靖看过回笑话,也就没再关注这家人,想着陛下早晚要把这群人弄回襄阳的,不然这搁在帝都,实在太丢脸。
年后,林靖收到徒小三的信,徒小三托人送来的,信里先是问了林靖的身体,又说了他的近况。徒小三不是个矫情的,为人更是有主张,也会打点,有林靖的一千银子,徒小三很快在曲阜府站住了脚,后来走关系花银子弄了个实缺,却是不在曲阜,而是在颇远的锦州谋了个卫所的百户。今已是带着弟兄们落了脚,说了现在的生活,信上还附了如今的地址,让林靖有空给他写信。
锦州虽偏远地方,但这样的地方,对于徒小三等人的身份却是一种保护。林靖很高兴徒小三有了军职,当下就写了回信,想着什么时候投递到邮驿,可捎到锦州去。
林靖眼下正忙着林腾的秀才试,眼瞅就要考试了,林靖是信心满满,觉着林腾必是案首无疑的。二老太太开始给孙子遍地烧香,帝都府的大小庙观,二老太太带着儿媳妇都走遍了。
然后,林腾下场,考了三场,成绩出来的也很快,案首是没有的,考的也不如当年林靖的第三名,林腾考了个第十。林靖说他,“你瞅瞅你,晚一年,才得个第十。为啥叫你晚一年,就是因你四叔我上遭没得了案首,心下遗憾,才叫你替我争这口气。你就考个第十,你对得起我么?”
林腾的娘王氏忙道,“唉哟,四叔,这第十已是很好了,阿腾哪里能与你比呢。”
“就是嫂子你没志气,阿腾才没考好。哪里有做侄子不如做叔叔的道理呢,咱家是讲究青出于蓝的,阿腾得比我强才行。”林靖还迁怒了王氏一句。
王氏笑呵呵地,反正儿子考个第十,她也喜的了不得。
不说王氏,二老太爷一大家子都极欢喜,还摆了两日酒以贺。二老太爷道,“阿靖居首功,阿靖坐上坐。”
“那不用,我陪二叔坐就是。”林靖道,“阿腾是没发挥好,那案首的文章我看了,比咱阿腾高明不到哪儿去。待下回秋闱,定得考个解元,才算争回这口气,知道不,阿腾?”
林靖很有叔叔的作派。
林腾连忙点头应了,想着四叔对自己期待可不是一般的高。
对于林腾的秀才试,林靖的总结就是,没考好。
便是别人在他跟前这样说的时候,林靖也是一幅谦虚的牛气脸孔,“这算什么,按阿腾平日的成绩,原该得案首的,他头一遭下场,没经验,只得了个廪生。”
这话,简直是……
至于林靖是不是有什么不传秘法,不然,关小二林腾这平日功课虽则不差,但按学里先生的评价,要考秀才也得过几年。不知道林靖是怎么辅导的,俩人都早早的中了秀才。
对于此事,也不是没人打听过,如王氏还想把小儿子给林靖叫林靖帮着辅导呢,林靖的话,“忙着哪,现在又不考秀才,我哪里有功夫讲功课。我跟阿腾还得准备两年后的秋闱哪,嫂子你别来裹乱。”
王氏道,“到是你二侄考秀才,阿靖你可得指点一二啊。”
林靖摆摆手,粉儿拿架子的表示,“到时再说。”
因林靖有这指导考试本领,于家族内愈发吃香。
如果照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林靖那“不为良医,便为良相。不为良相,便为良师。”的理想,定能如愿实现,结果,却是一桩大案,直接改变了林靖的人生轨迹,与这个王朝的轨迹!
作者有话要说: PS:猜猜今天有几更,这是第一更~~~~~~
☆、第135章 新帝之七
第135章
自林腾中秀才后, 林靖敏锐的发现自己在指导人科考上的天分, 林靖想着, 未来的道路又多了一条,看来, 自己还很适合做先生。
于是, 林靖把“为良师”, 放在了自己的理想栏里, 想着以后要不要做学问,走大学问家的路线。
总而言之,这时的林靖,理想还是多种多样的。
林腾中秀才的事儿,林靖嘴里说没考好,其实没少跟别人显摆。他去岳家都要显摆一遭, 还跟岳母打听,“听说明年陛下开恩科, 这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登基,三郎哥要不要回来考一考?有了进士功名, 于将来仕途总是有益的。”
想到远在晋中的三儿子, 夏夫人道,“要是先时,说什么也会让他下场。只是他做官这些年, 书本怕是都落下了,成么?”
林靖道,“这怎么不成?三哥当差这些年, 听说颇是不错,纵是不若以前每天一心放在书本上,但,心性见性岂是他年能比的?要我说,这机会错过可惜。要是三哥有意,试一试又何妨?”
夏夫人道,“他现在身上有差使呢。”现在夏三郎已是正五品实缺。
林靖道,“请假回来考呗。”
“人上官不知许不许呢?”
林靖道,“问一问三郎哥就晓得了。”
林靖也只是在岳家一说,夏夫人却是很上心,便与丈夫商量三儿子要不要参加明年春闱之事。
林靖闲来无事,除了念书就是跟着舒先生学医术,倒是有一日,关小二满面喜色的过来林家,那脸上的欢喜简直是憋都憋不住,林靖笑,“什么事,这样的高兴?”
关小二道,“我爹要回帝都述职了!”
林靖听闻此事,亦有些诧异,笑道,“这可是好事,大将军什么时候回来?”
关小二道,“还不晓得,但我爹上折子想来帝都给陛下请安,陛下是允了的。约摸牧州府的事交待一翻,也就回来了。”
林靖很为家高兴,待大哥林翊回家,林靖说起此事。林翊位在兵部,自然晓得,道,“其实,去岁陛下就问过我一些关大将军的事,原本陛下是想去岁召大将军回朝述职。可去岁事多,陛下登基后,接着就是年了,各样的事,实在是没腾出空来,就拖到了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