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120)
“自姑母过逝,阿靖这心里就一直没放下。”林翊叹道,“世伯也知道,阿靖自小就是由姑母养大的,姑母去的突然,不说阿靖,就是我,若不能报此仇,真是枉为人子。”
说到林太后,孔国公也深为可惜,道,“倘先林娘娘尚在,如今这宫里,也不能是这般六神无主的样子。”
林翊道,“我不常进宫,不过也听闻太后娘娘处事周全,眼下宫里,就都得靠太后娘娘主持大局了。”
“你不晓得,今儿荣氏闹得,可真是一番热闹。”
林翊不以为意,“她还有脸闹,我听说,陛下就是吃了她宫里送去的百合莲子汤,立刻就不好了。”
“可不是么。”孔国公睁眼说瞎话,“做娘的,竟这样的狠心,毒杀亲子。”
林翊也跟着道,“要不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呢。只是等闲人可做不出这样狠心的事,荣氏行此悖行逆施这事,想来必有缘故。不然,怕不能服众啊。”要是荣氏有俩儿子,偏心眼儿,弄死一个还有个备用的,杀儿子还能解释。荣氏可是只有小皇帝一个儿子的,杀了小皇子,于荣氏半点儿好处都没有。小皇帝一死,何况又是死在荣氏所送汤水上,几位辅政大臣早烦了荣家的,哪里会为荣氏洗白。但,林翊提醒的是,得找个靠得住的理由,能拿出来服众才成。
孔国公道,“你不晓得,这里头还有事儿呢。荣氏还打发人送了三皇子、四皇子汤水喝,偏生三皇子闹肚子,四皇子没来得及喝,这陛下就出事了。这后来审了宫人方晓得,原来汤水是送错了的。三皇子那碗倒是干净的,四皇子那碗也有毒。”
林翊一幅恍然大悟的模样,嘴里道,“这可如何跟天下人交待呢。”
“谁说不是呢。”孔国公也直叹气。
林翊回家后,直接就去了林靖院里。
林靖正洗澡呢,林翊在外道,“大冷的天儿,别泡太久。”
林靖“嗯”了一声。
林翊听着有些鼻音重,便挑帘子进去了,果然见林靖眼睛红红的,就知他又想起姑母了,林翊道,“哭什么呀。”
“谁说我哭了,我这是洗澡拿热气薰的。”
林翊拿起一畔的毯子,把人一裹就抱屋里去了,也不用张嬷嬷她们服侍,林翊给林靖塞被窝去,擦干了头,一面听着林靖说了审问荣家人的事。林翊道,“姑母的仇,也算报了一半。”
林靖恨声道,“叫我查出是谁下的黑手,我非宰了他不可。”
林翊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不要急。”
林翊正要多说几句,就有丫环过来回禀,说是谢国公过来了,夫人请国公爷过去。林翊道,“正是为了谢皇后和仁慧太子之事,你歇着吧,我去瞧瞧。”
林靖点点头,便躺下先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第三更到~~~开国真的是老坑了,没想到收藏还从六千涨到了七千,这第三更,算是庆祝收藏增长的加更。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在关注开国,石头唯有加更以报~~~~~~~~~~~~~~~~~大家晚安~~~~~~
☆、第113章 黄雀之九
第113章
谢国公这个时候过来, 没有别的事,定是过来打听先谢皇后与仁慧太子之事的。说来, 谢国公府的消息也真够灵通的了。
果然, 谢国公是带着儿孙一道来的,他老人家面带悲色, 茶没喝一口,寒暄的话也没说两句, 就直奔主题了, 道, “听说先皇后与仁慧太子的事,给阿靖审出来了。”
“是, 这不,在家呆的好好儿的,荣家执枪带棒的就冲到家门口来了, 要不是阿靖在家, 一家子女眷孩子, 我这家里还不知要怎么着呢。”林翊道, “亏得帝都府孔府尹主持公道, 阿靖过去, 倒是将仁慧太子被害这事查了个清楚。”与谢家一五一十的将调查结果说了。
谢国公眼泪就滚了下来, 这眼泪并不做假, 谢皇后的风评其实一般,主要是,这位皇后有些跋扈, 故而,名声并不大好。但,谢皇后是谢国公的嫡幼女,做父亲的,今知女儿与外孙死因,焉能不伤心呢。就是谢世子和谢长允,蛮是眼圈儿红红,咬牙切齿,恨不能立刻杀了荣家好为先谢皇后与仁慧太子报仇血恨方好。
林翊想到一国之母,先帝嫡子,竟是这样被人谋害而亡,亦不禁生出唏嘘之意。
谢国公知道了前后起因,便起身拱拱手道,“林家的情分,老夫记下了。”遂带着儿孙告辞而去。
荣家的倒台是权贵圈里预料之中的事,先帝小皇帝已死,无人再能给荣家撑腰,何况,还有先谢皇后与仁慧太子之案,林靖审出如山铁证,谢家在一畔盯着,三司更不敢有半点儿循私。非但荣家判了个诛三族之罪,便是内务府也颇多牵连,如内司府总管李总管,也被罢职。
荣家之事解决的很快,无非就是数人头,砍人头罢了。
白相把长孙女捞了出来,但俩孩子和孙女婿就不能了,荣家男人悉数斩首,便是未到成年的孩子,也要女孩儿发配教坊司,男孩儿没官为奴。
亏得白姑娘生得都是儿子,白相活动一下,纵是为奴,也发落到了自家来。如此,虽为奴籍,到底不受什么苦楚。至于,孙女婿,死路一条,没的可说。
至于先时关小二的亲事,自然也不必再提。
关小二听闻林靖在荣家审出这样的大案,还想找他打听一二,结果,来了林家才晓得林靖病了。关小二就改为了探病,回家还说呢,“林小四就是太爱操心,这不,就为了审荣家,又累病了。”
关庭宇道,“他就是太爱劳累了。”一无官无职的小子,啥都敢干。
关小二没听出父亲言外之意,道,“可不是么。我都说了,下回让他叫上我,我还能帮他打个下手,省得累着他,他身子不大好。”
关庭宇听小儿子这话,当真是说话的心都没了。
话说荣家案子了结之后,白孔两家为帝都府尹之位还吵吵了一回。孔府尹围荣家有功,白相的意思是,升职,要把孔府尹升做正三品鸿胪寺卿。可说来,鸿胪寺卿虽较从三品的帝都府尹高半品,但鸿胪寺管的邦交礼仪一类的事儿,品阶虽高,与从三品的实缺帝都府尹没的比啊。
孔国公如何能坐视家中子弟由实转虚,明升暗降,故而,与白相大吵一架。
四位辅政大臣,孔国公与白相吵得脸红脖子粗,关庭宇与唐赢劝道,“有这吵架功夫,先想想,陛下发丧之事吧。”非但是丧葬之事,还有,小皇帝这一死,荣皇太贵妃也赐死了,那么,接下来,后继之君的事要怎么办?
再者,陛下暴毙,非但满朝文武大臣那里要交待,各地宗室藩王那里也得有个说法儿了。
至于帝都府尹,做生不如做熟,孔府尹起码对帝都府之事相熟,这个时候,一动不若一静。
几位辅政大臣吵吵着,要说帝都府尹尚是小事,那么,后继之君则是大事中的大事了。
如唐赢关庭宇都支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小皇帝登基时间尚短,年纪尚小,自然无后,那么就要往皇弟里头寻了。论年岁,三皇弟年长些,唐赢关庭宇都是嘱意康太妃所出。至于四皇帝,乃甄太嫔所出,年纪略小。但,先时掐的脸红脖子粗的孔国公与白相,似乎更嘱意甄太嫔所出四皇弟。
这又是分歧。
朝中对于后继之君,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孔国公是隔三差五的过来林家,每来必然要臭骂一通唐赢,之所以不骂关庭宇,主要是,关尚书从来不吵架,关尚书搁下自己的观点,就不管了。跟白相与孔国公练嘴皮子的是唐赢。唐赢又是礼部尚书,不论嘴皮子不是笔杆子,都是一等一的。白相与孔国公俩人加起来,都只能与唐赢战个平手。
林翊对于哪个做皇帝,当真是意见不大了。
林靖的话,病刚好些,他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同孔国公道,“国公爷真是当局者谜了,虽则三皇弟年纪居长,这到底立谁不立谁,还得太后娘娘说了算。要我说,倘甄家明白,把四皇弟过继到太后娘娘膝下,名正言顺的嫡子,谁还敢说出个‘不’字来?”
林靖话还没说完,孔国公脸上的满意就掩都掩不住了,道,“这事,得有个合适的人与甄家说才好。其实,就是应个名儿,还是为了小殿下的将来好。”然后,一脸期待的看向林靖。
林靖道,“这事儿,难不成国公爷叫我去说?我才几岁,我说人家也得信哪。这是您家和甄家的事,您老不亲自去说,如何能安了甄家的心哪。”林靖简直不想品评孔家人的智商,真是,尽想占便宜不吃亏的。叫别人做坏人,他坐想其成,将人都看做傻子,就他一家精!
孔国公连忙道,“我如何能叫你去说,你这身子刚好些,还为这事儿操心,我就于心不忍了。阿靖你好生养着,这事儿自然有我们大人料理。”因林靖出了个好主意,孔国公颇是送他份儿大礼,百年人参就送了两株,还有两匹汗血宝马,神骏异常。
林靖一见便喜欢非常,就要给大哥哥一匹,林翊身为武官,也没有不喜欢好马的,笑道,“这马的确不错,难得你这般大方,我便不客气了。”兄弟俩一人一匹。
林靖听这话不乐,哼哼,“我什么时候不大方了。”
林翊骑马试了两遭,说他,“你少去给出这主意,孔家嚷嚷的,全城都知道是你的主意了。”
林靖没想孔家这样阴损,稍一转念,不以为意,“叫他们争去呗,争一争,才显得热闹。”
林靖给孔家出这主意,谢国公都说他,“你真是好心,孔家张罗的,大半个帝都城都晓得是你给他家出的主意了。”
“说就说呗。”林靖哈哈直笑,“孔国公也是个实诚人,没说是我大哥给他家出的主意。”
谢国公道,“我说阿靖你这是图什么呀。论交情,咱们两家可是几辈子的交情。论以后的好处,要搁我,我可不能把你这事儿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我就纳闷儿,孔家哪儿让你这么动心啊?”
林靖道,“我说句实诚话,您可别恼啊。”
“只管说,我就爱听实诚话。”
“您哪,您老怎么现在还懵懂着呢,您老不会以为挡着三殿下上位的是四殿下吧?嘿,我就是看你们两边儿争得糊涂,才给你们弄得分明些。”林靖道,“太后!太后!朝中争来争去,争个屁哟!太后,这才是皇位的要害。你们打算绕过太后去立皇帝,恕我直言,世伯您不会把孔太后当成荣皇太贵妃了吧?”
谢国公道,“太后娘娘一向柔顺。”
林靖道,“这件事,我与您老人家倒是看法儿不同。您想想,德皇帝那会儿,荣家那样的声势,德皇帝那样的偏心,孔太后都能拔头筹做了皇后,要说这主意自然是我给孔家出的,可要说这法子孔太后想不到,我是不信的。”
作者有话要说: PS:第一更~~~~
☆、第114章 黄雀之十
第114章
林靖这两头出主意的行为, 简直是让人难以评断。
好在,他年岁小, 林家的事, 且轮不到他做主。有林翊在呢,大事自然是林翊说了算, 但林靖这么爱掺和事,也颇在权贵间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
如林靖的岳父夏尚书就说过, “年纪尚小, 当专心学业。”
林靖倒也虚心受教, 他眼下正准备着明年的秀才试呢。林靖还劝关小二与他一道考,林靖道, “这年头,光有出身也不行,自己个儿得有个真本事。就是你这以后做武将的, 先有个功名, 省得以后那些浅皮子浅的文官瞧你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