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土匪搞基建(96)
江楼也没法子,钱宝来的背后关系错综复杂,不到鱼死网破的时候轻易不能揭开,不然江家一族都要跟着陪葬。
“案子大概年关能了结,到时候可借迎新由头买一大批粮食送到各县手里,再派遣一二府衙门的人手看着,不叫县衙门贪墨,待这伙捕快回来,也要给他们些补贴银子。”管事做事极妥帖,眼下江楼不过提一嘴的事,转头就想好了法子。
“按你说的办。”真送银子不说县衙门,就是他们府衙门的人一口气见着这么多银子也难保不见钱眼开,私底下勾结县令偷拿。
但换作粮食就好办些,尤其是品质稍差些的粮食,他们的人不会贪墨,自然也不会叫县衙门贪了去,能最大程度保留粮食到百姓手里。
第74章 折服
眼下祁州倒是没多少势力正经知晓黑熊寨下山占了桥头县,这也依仗桥头县百姓晓得周家身份后并未抵抗。就说桥头县下各个村子,原计划将秋税给周家,不想周家一个转头以黑熊寨土匪的身份占了桥头县。
按照从前占城的规矩,要是朝廷没打过来,这头的百姓自然也要听黑熊寨的话,秋税要给又变得名正言顺不说,下面的农户也没一个说不愿意的。
且黑熊寨今年除了每亩粮食要给田税外,是不再要人头税的,如今朝廷秋税收的也不高,三十抽一,但这话也就听听,真要是每年秋税只给三十抽一的粮食,各家各户没的说会有饿死的人。
大燕一朝除去夏布秋税这样的基础税,还有丁税,地税等各项杂税,名目多加一块算下来,比得泰半之税。朝廷这些年又连年征战,征丁又征重税,说是三十抽一的税收,实际上县官下狠手的,十抽五都有。
严重的苛杂税实在压得大燕百姓喘不过气,更不提祁州这样人烟稀疏,地力不够的地界。
今年黑熊寨收税,是按十抽一取的,收税的赵力提了一嘴,待今年过去,明年春耕全县都要用黑熊寨的轮作肥田法,待粮食产出高了,到时候秋税定要上调一些的,不过肯定不超过十抽二。
赵力还说,打从明年起,不用再缴纳夏税,丁税地税甚至徭役都没有了,每年只管缴纳十抽二的粮食税。落在桥头县的农户耳朵里,无异于一声惊天巨雷,惊喜的叫人夜里都兴奋的睡不着,要真没有其他杂税,别说十抽二,十抽三他们都是愿意的。
至于县里做工的工人和生意人,又是另外一套税收制度,收的最狠的肯定是商税,眼下还没到机器代替大部分耕地劳作的时候,田地要维持自然需要大量农人耕作,但周肆也需要商人盘活经济,便不得不小心平衡二者的关系。
若是过于重商,农户见商人买卖比地里刨食挣得多,社会地位还高,那肯定个个都不乐意当农人。若是过于抑商,叫寻常商人被重税压的喘不过气,而叫商人往来减少,他们手中的东西便轻易换不得钱。
幸好祁州还有钱宝来这个存钱罐,等真的打下祁州,至少两三年内周肆都不用担心发展缺钱。
相关事宜的规矩安排下去,叫忙活了多日的秦襄总算能喘口气,如今大当家手里的四大护法,莫昭旭正被大当家当驴使唤,君凯之在县里管民生,邢堂明替大当家处理杂事,没一个偷懒的。
轮到秦襄这里,喘口气的功夫还要去寻邢堂明一趟,到底同窗一场,如今又共事一主,总不能真的看人走岔路。
想起那日秦公子身边的菖蒲过来接手织坊,秦襄心底就压着事,这是大当家借着菖蒲的名头在给他和他三位同窗的提醒。
中途有新人过来掌权在黑熊寨并不新鲜,因为黄娘子也不是打一开始就在寨子里管事的,在黄娘子来之前,寨子里的管事一直是老夫人。
秦襄上山的时候老夫人和老当家还在山上,那时候也还是老当家主事,且说是叫老夫人,却也年轻着,不过大当家本事太大,叫老夫人轻易的上了辈分。
当初老夫人跟着老当家出海,说不得就是不想听寨子里的人一口一个老夫人叫着,听着都要叫老了。
因此织坊换了菖蒲过去,明面上是没人说闲话的,至于私下里会不会为难菖蒲,秦襄不会妄加猜测。想也知道大当家既然敢把秦公子身边的小侍送去织坊当管事,肯定是知道人当真有这个本事。不然叫一个草包过去,不是打秦公子的脸?
到了县衙门,桥头县如今真是一天一个样,水泥粉整日整日的从山上运下来,这都是从前积攒下来的,不然光靠现在山里水碓日夜不停地打,怕是连座小院的用料都难打出来。
桥头县外工坊修建进度,除去已经修好的织坊,下一个要建成的必定是以水利锻打水泥粉的工坊,然后是砖瓦窑,这都是眼下急需用的东西,且很长一段时日,都不会轻易停工。
光是一个桥头县,要全修一次,一两年功夫是要的,更不说一两年之内大当家又会拿下多少地盘,新的地盘肯定也是要进行修整。
仔细想想大当家的计划,当真是一开始就没得停下来的时候,便是真拿下大燕,只怕也是要不停的修修修,也不晓得过大当家的手后,大燕会变成什么样。
胡思乱想之际,秦襄已经走到城门口,城门口的木头宅子还没修好,城南那一片就还没能动工,这些天黑熊寨的汉子和部分娘子郎君都忙着统计桥头县的人口。
不管久居还是暂住都要统计一次,县里的人其实已经统计的差不多了,时下人都赶去乡里,毕竟桥头县乡里还有小千人呢。
而拆了大半的县衙门也已经有师傅在重新打地基,留下一半正叫县里的人做事用,邢堂明和君凯之就在此处。
秦襄踏进门的时候,邢堂明的书案前还骡着一堆文书,叫秦襄望而却步,想想要不还是等堂明处理完再过来好了,不然邢堂明见他清闲,少不得要给派遣文书工作。
只是人脚步退的慢了,正好被邢堂明逮了个正着,“秦襄,来都来了跑什么,赶紧过来帮忙。”
还真不客气,秦襄翻了个白眼,要不是当初从书院逃走的时候尚未及冠,也没个长辈给他取字,以至于拖到二十来岁还只有名,哪能叫邢堂明如此嚣张连名带姓叫他?
“我过来可不是帮你忙的。”秦襄嘴上抱怨,到底还有同窗之谊在,替邢堂明分担了点文书。
“我晓得你过来干什么?”邢堂明波澜不惊的回话,叫刚坐下的秦襄惊疑不定的上下打量人。
“你晓得?”
这样问倒不是说秦襄认为邢堂明半点察觉不到大当家的心思,而是觉着邢堂明知晓脸上竟然没有半分惶恐诧异?实在不像是邢堂明的做派。
他寻来三位同窗,来黑熊寨各有各的原由,君凯之为了妻儿,莫昭旭为了一容身之所,只有邢堂明,是正经想着建功立业来的。
他过来县衙门不找莫昭旭不找君凯之,就是知道君凯之和莫昭旭不会当真下周肆面子。就说之前招兵姑娘哥儿,君凯之虽然开口,但问的也的确是根本问题,听人郑铁解释完,也没在抓着不放。
邢堂明当时没开口,但也不代表人真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只是邢堂明闷不做声,要么是不满憋着气,打算攒个大雷一口气放出来;要么是妥协,接受大当家的做法。
“我难不成在你眼里是个傻子?大当家做事半点不避讳我等,便是我想不看出来也对不起的我的聪明才智。”对于秦襄一副不敢置信的表现,邢堂明还真说不清到底是高兴好,还是不高兴好。
的确,他来黑熊寨,是因为听说黑熊寨的名头,见过黑熊寨的行事,权衡利弊之下,想着人活一世必不能庸庸碌碌,毕竟祁州眼看着没有他的出头路。
上山之后,秦襄和黑熊寨人表现出的种种,也越发叫他认为自己没选错地儿,不提大燕皇帝,就是再往前几朝,也没见有周大当家这样对治下百姓的首领。
只是下山后,从土地一策到征兵,以及大当家对富户世家态度,叫邢堂明看出大当家的端倪,他们这位大当家并不想与读书人共治天下,他要的是与百姓治天下。
“邢堂明,你真是半句话都离不了夸耀自己一番。”
“开民智,利民生,大当家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便是大当家不愿意按时下大燕的制度治国,我不跟随,岂非是错过一颗耀耀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