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废太子生存指南(254)

作者:寻香踪 时间:2021-05-22 08:50 标签:爽文 穿越时空 甜文 基建

  “好,都是乖孩子,有这份心就足够了!”萧彧与裴凛之欢喜地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心中甚是欣慰。
  说孩子都不大合适了,孟思归今年已经荣升当爹了,鱼儿四月的时候生了个特别乖巧的女儿,这会儿母女正在同女眷们聊天呢。
  居岩今岁终于高中进士,如今在监察署任职,监察署专门负责监察、弹劾百官。居岩性格跳脱胆大,与老一派世家大族毫无瓜葛,又是萧彧亲信,萧彧有心将他培养成御史大夫,日后替他监察百官。
  今日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便是吉山与吉海兄弟不在,吉山自二月率船队出海,至今未归,不过算日子,最多再过一两个月也该回来了。
  吉海原是跟着裴凛之从长安撤回的,到豫州后便接替关山驻守了,让关山回京。
  从与西戎交战之后,担心东戎趁火打劫,关山便一直驻守在边关,苏颖产子时,他亦不在身边,内心对妻儿亏欠良多。
  等到裴凛之回撤,知晓他的情况,便要替他留在豫州驻守,吉海主动请缨代师父戍边,因为他太清楚师父与陛下的情谊,他们分别已经太久了。
  所以中秋团圆的代价是一部分人不能团圆换来的,如何叫人不珍惜呢。
  宴席散了之后,萧彧依旧不舍去睡,在庭院中与裴凛之一起赏月。裴凛之坐在躺椅上,萧彧便躺在他身上,两人沐着月光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说起来,吉海今年也有二十四岁了,也该成家了。”萧彧一直都很惦记吉海,这次没能回来,他觉得挺遗憾的。
  “是应当找了,不过他一向沉稳,心思不外露,不知道他如何打算。”裴凛之用手指绕着萧彧的发梢把玩。
  “你是他师父,是该关心一下,下次他回来再问问。也让吉山多留心一下,毕竟他是长兄。”萧彧说到这里,突然又想起另一件事,“西戎已经打下了,如今吐谷浑与我们也交好,河西走廊已通,不如重新疏通一下陆上丝绸之路?就是不知西域一带是何种情况。”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南方的富庶,但现在北方已经被收回来一半,要想发展北方内陆经济,最好是能将路上丝绸之路打通,这样北边的经济也能跟着繁荣起来。
  裴凛之也赞同这一提议:“陆路比海路更为安全,成本也低廉,是该疏通一下。回头派一支军队去探一下路,再走一遍张骞走过的路吧。”
  萧彧很兴奋:“这条商路已经中断了两百年,如若能开通,北方的发展也便不用愁了。”


第186章 向荣
  均田制推行至今已有三载, 实现了家家有产、人人有地。一时间举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只要肯干活, 就没有饿死的道理。
  对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废疾者, 官府则督办孤独园,收容他们。
  官府也鼓励百姓收养这些人, 因为这些鳏寡孤独废疾者亦是有田地的, 收养他们, 可一并收下他们的田地。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萧彧也想了不少辙。
  首先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铁农具,铁农具推广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铁矿产量有限。
  铁用途广, 武器、马掌、农具、炊具无一不需用到, 崖州的铁矿被发掘出来, 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但也是不够的。
  萧彧入主建业之后,便命人到处去寻访矿产,幸运的是,就在离建业不远的丹阳郡发现了一处矿脉,这矿脉不仅含铁,也含铜,可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如今这铁农具正在慢慢推广普及, 再过数年,全国都能用上铁农具了。
  说倒铁矿,萧彧就免不了想起新大陆, 大洋洲与南美洲可都是铁矿储存丰富的大陆, 而且都是富矿, 要是能够航行到那边就好了,可以大挖特挖一番,还愁缺铁吗?
  这个征服大海的梦想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何时能实现。
  其次就是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扬州、东扬州与吴州一带土壤极其肥沃,最大的问题便是多沼泽泥淖,许多地方都没法耕种。
  萧彧便命地方官牵头兴修水利,开拓沟渠河道,兴修池塘水库,将低洼处的积水排出,储存在池塘水库之中,以备干旱时节取用。
  并命工部将筒车推广开来,利用自然之力灌溉,节省人力。
  又鼓励江南一带百姓栽种桑树,饲养桑蚕,为繁荣商业打基础。
  令萧彧比较欣慰的是,王涓主持下的工部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
  比如改进了曲辕犁,将原来笨重的直辕犁改成了轻便灵活的曲辕犁,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畜力,也提高了效率,在面积窄小的田亩中依旧能够运用。
  在诸多方面都有改进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年年都翻新高,尤其碰到风调雨顺的今年,粮食总产量比没有饥荒的前年还要多出五分之一。
  百姓家家粮仓爆满,百姓生活富足,如此以来,便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促进商业的繁荣。
  棉花与蔗糖的产量也随之攀升,各种手工作坊也蓬勃发展起来。
  有商业行为,便会有创新和进步,这是萧彧最乐见其成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自均田制后,安国的新生儿出生数量每年都在激增,这都是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带来的结果。
  为了让医疗水平跟上,由太医院带头,在各个州郡创办医学馆,招收有志学医的学子,培养大量大夫。
  尽管培养大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万事都需要开头,现在开始做,将来就能看到成果。
  自古医者就是个高门槛行业,都是单人教学,效率低,且还有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顾虑,因此大夫也不愿意广收门徒。导致大夫数量稀少,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普遍低下。
  办医学馆是为了提高效率,集中一批有经验的大夫来授课,学子学习三年理论知识,再进入医馆进行两年实践操作,通过毕业考校,官府颁发执医资格,便可坐馆问诊,成为真正的大夫。
  这比从前的教学模式要快捷不少,当然入学门槛也比较高,需要通过医学馆的考试才能入学。
  不少在科举考试中入仕无门的读书人则可选择入医学馆就读,至少从医学馆出来能够学得一技之长,而且大夫从来都是受人敬仰的职业。
  此外萧彧还要求地方官府对稳婆和土郎中进行管理与培训,他们才是真正深入基层、直接关系到百姓生命的人群,水平素质自然越高越好。
  各级官府也在加□□生健康教育宣传,总而言之,提高民众教育素质,才是真正提高民生质量的关键。
  看着安国从一片混乱中逐渐稳定下来,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萧彧内心是欣慰的。
  尽管目前百姓的生活水平依旧很低,也才勉强填饱肚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会越过越好。
  他与阿平,还有后来者,都要不忘初心,坚持朝正确的道路前行,便能开创出真正的太平盛世来。
  十月,吉山带着船队回来了,这次回来的船只比去时多了二十多艘,都是沿途国家跟着过来的商船。
  这次旅途并非一帆风顺。从波斯湾出发之后,船队遭遇了风暴,由于船只过密,有两艘船被风浪掀起撞在了一起。
  两艘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一艘波斯船损毁严重,许多船员在碰撞中落水,其中有两名落水后没被救上来,丧命于大海之中,这一船货物也没来得及抢救,几乎沉没了。
  另一艘则为安国船只,船体部分受损,由于水密隔舱技术成熟,没有沉船,但也损失了一部分货物。
  那艘沉没的波斯船是商家第一次出海,且仅有这么一艘船,运气之背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大家对他充满了同情,吉山与这位波斯商人相熟,也是他力荐对方来安国的,为了弥补他的损失,吉山倡议大家都捐赠了物资,以帮助他完成这次商旅。
  抵达建业后,吉山还安排人带着大家赠予他的货品去益州进行贸易。
  越往内陆,外来商品价格便越昂贵,获利更多。益州有冠绝天下的蜀锦,带回波斯,也能获取高额的利润,这次沉船的损失便能弥补不少。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