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问(3)
父亲是怎么做到的?
墨斗百思不得其解,看着自己昨天下午雕刻的比大豆还大的桂花,墨斗抽了抽嘴角,安慰自己,没事的,自己只是没经验,孰能生巧嘛。
然后果断扔掉自己刻的桂花。
就在墨斗为他无法直视的木工奋斗的时候,门就被敲响了。
墨斗手抖了一下,成功地掰断了一瓣花瓣……
还是不够专注啊。
自己手艺不行,墨斗当然不会去怪门外的人,不过墨斗倒是有些好奇门外的人是谁,不会是嬴政吧?
果然是的……该说不愧是未来的秦始皇吗,如此热爱学习……
嬴政倒是非常自来熟地跟墨斗打招呼,他摇了摇手里的竹简:“今日政教斗《关雎》可好?”
嬴政要教他《关雎》?墨斗怀疑地看了看嬴政手里的竹简。
《关雎》这首诗墨斗当然知道,《诗经》里的名篇,也是《诗经》里的第一篇。
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但是为什么嬴政会有《诗经》?
要知道,现在还是百家争鸣的时期,连法家代表性人物韩非子都还没出世的时代,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因为孔子一直坚持要奉行周礼,所以大多数人是不会青睐儒家的。
更加不要提未来是法家迷弟的秦始皇了。
不过这不重要,只要能让他学会认字就行了,墨斗将这个无解的谜题放到一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不得不说,《关雎》确实无愧于它的名头,将君子对淑女最原始的欣赏与追求用极其纯粹真诚的语句传达出人们的心声,可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然而,再怎么样,它也就是一首八十字的诗,还多次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所以墨斗用了一个时辰就彻底学完了它。
嬴政开始怀疑人生,不由自主地回想自己当时花了多久才学会了这首诗。
其实墨斗完全可以用半个时辰学完的,虽然大篆确实很难写,但汉字向来一脉传承,墨斗内子里又是一个成年人,学习速度当然不会慢。
主要是因为在草木灰上写字效率实在太慢,再加之按历史记载,嬴政大概一年后就要回秦国了,墨斗实在不想浪费时间来懂装不懂。
嬴政现在有点纠结,墨斗的学习速度实在出乎他的预料:“政实在未料到斗竟如此神速……”
所以他只带来了一篇诗,现在他要教什么?!
墨斗非常体谅地解了嬴政的围:“既然如此,那便由我来为公子讲讲秦国吧。”
嬴政赶紧卷起竹简坐正:“请讲。”
墨斗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闭上眼睛,这样方便他使用金手指在脑内搜索,免得自己出岔子。
“公子可知‘嬴’氏的由来?”
第3章
“公子可知‘嬴’氏的由来?”
嬴政摇了摇头:“不知。”
嬴政的父亲赢异人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走了,嬴政自小由赵姬抚养长大,赵姬自然不会懂秦国的历史。
“那便得从大禹治水说起了。”
“大禹治水?”
嬴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是质子,在赵国自然是饱受嘲讽,听到的秦国形象当然是相当负面的,但现在有人告诉他秦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那个时期,嬴政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显露出七岁小孩的样子。
“当时有一人,名为柏益,又称大费,大业之子,颛顼曾孙,善治水。”
“那伯益是如何治水的?”
“因地制宜。”墨斗说起来也对这个伯益充满敬佩,“大水过后,地势低洼不平,然伯益却以此为利,教百姓种植稻谷,使当地足以安民养生。”
“为何土地低洼反便于种粟?”
???
墨斗一时没反应过来。
嬴政皱眉,他对农事自认为还算了解:“若土地内水过多,种子会腐烂。”
墨斗明白了:“伯益种之物为稻谷,而非粟米,稻谷,又称水稻,生于水中。”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他自然对水稻非常熟悉,但嬴政是一个北方人,从小吃着粟,也就是小米长大,而小米的生活习性与水稻完全不同。
嬴政抿起嘴:“政从未见过。”
墨斗安慰道:“水稻长于南方,公子自然不知。”
嬴政点点头,暂且放过这一环:“继续。”
“伯益佐禹治水,长此便精于水土,探知土下有水,便凿土做井,使人得以远离河边,往旱地而居。”
嬴政忍不住再次打断:“土下有水?”
墨斗点头,然后果不其然听到来自嬴政的灵魂之问:“为何有水?”
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啊……
墨斗努力遣词造句,但还是不自觉地用了现代的讲话方式:“公子可曾发现,水有两个特点,其一,水在土上会下渗;其二,若将水置于日光之下,则会快速消失?”
嬴政努力听懂:“确实。”
“那便是了,雨水落于土上,一部分在日光的照射下消失,另一部分便下渗存于深土之中,长年累月,所存之水超乎常人想象。”
嬴政连连点头:“政明白了。”
墨斗清了清嗓子,继续讲下去:“伯益治水安民,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一种黑色旗帜),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赐姓‘嬴’,如此便是‘嬴’氏的由来。”
听完墨斗说的话,嬴政长舒一口气:“政竟此时才知晓祖宗之事。”
墨斗默默吐槽,其实他也是前两年才知道你家祖宗这么厉害,怪只怪大禹的儿子启太抢镜了。
嬴政还在沉浸在自家老祖宗天下第一的喜悦中,还有点意犹未尽:“这之后呢?”
对面嬴政这么开心,这让从公民变成平民的墨斗着实不爽,于是便淡淡撇下一句话:“启称帝。”
嬴政一时僵住:“此为何意?”
“公子可知启?”
嬴政犹豫了一下,他还没缓过来:“可是那大禹之子?”
“对,那公子可知大禹本是已选他人禅让?公子可知大禹所选之人是谁?”
嬴政脸色差了起来:“可是伯益?”
“正是。”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历史可是只会记住第一名的啊。
墨斗继续补刀:“大禹本想禅让于皋陶,然皋陶早亡,众人便推选皋陶之子伯益,然伯益辅佐禹时日尚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伯益而朝启(注1)。”
“而对于为何诸侯皆去伯益而朝启,有一说,伯益与启互让帝位,启只好顺势而为;另一说则是,大禹死后,启攻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公子愿信哪一说?”
嬴政没说话,他当然不会傻白甜至相信第一说,但却把墨斗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太得意忘形了,面前坐着的是未来的秦始皇,墨斗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对嬴政造成影响,而这影响在经过蝴蝶效益后所造成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墨斗完全承担不起的。
墨斗有些后悔,历史上嬴政的性格已经够暴戾了,结果他现在还刺激他,简直作死。
“今日便讲到这里,”墨斗咽咽口水,他需要再理理头绪,掂量掂量他之后要讲的东西,“也该吃午食了,公子请回吧。”
嬴政往窗外看了看太阳:“那先到此,今日政受益匪浅,多谢斗之相言。”
墨斗作揖,忙不迭送地将嬴政清出门外,然后再屋内暗自发愁。
救命啊,有谁可以告诉他怎么教秦始皇吗?现在百度一下还来得及吗?〒▽〒百度上当然不会有关于这种问题的回答,就算有,那也是恶搞性质的回答,所以墨斗只能一边吃午饭一边发愁。
午饭清汤寡面的,墨斗更愁了。
拿出一个木板,墨斗将上午刚刚学完的《关雎》刻到上面,妄图通过学习来使自己感到快乐。
- 共157页:
- 上一页
- 第3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上一篇:红楼之貔貅贾赦
下一篇:想要咸鱼的我成了首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