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替身小夫郎(166)

作者:一春 时间:2024-01-30 10:06 标签:甜文 爽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这样的种子,要是三水府全部种上,百姓们就能多吃几碗饭了。
  县令心里有了计较,对身旁的师爷道:“马上把各镇,村的镇长村长叫来,就说今年春耕衙门里有新安排,让他们来衙门。”
  ——
  “县太爷怎么突然叫我们这么多人来?”
  “不知道啊,家里那么多地,还等着翻呢,一来一回少翻不少。”
  “咱们县太爷不是坏的,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才叫咱们来,咱们快过去吧。”
  村挨着村,来的人一看有不少熟人,三三两两地走到一块儿,边走边聊。
  忽然,大坝子村的村长孙老汉看到了眼熟的人,看了好几眼,确定是自己认识的,大跨步上去:“大力?!”
  正协助底下的人一起,守着粮种的孙大力看到他,脸上露出笑:“村长,你来了,你老人家身体还这么硬朗呢。”
  “好着呢,你小子已经四年没回家了,难道这次是特意回家来的?”
  “因着公事回来的,村长,我爹娘他们怎么样,过得还好吧?”
  “好,都好,”村长很是欣慰,能在这儿看见村子里出去的后辈,村长十分高兴,他瞅了瞅县衙,小声问孙大力,“大力啊,你知道县太爷叫我们来,所为何事吗?”
  孙大力道:“是桩好事。”
  “好事?”
  孙大力刚想回他,县太爷和总旗站在了县衙前头,对已经聚集在县衙前边空地的各村村长,镇长道:“这位是赵总旗,赵大人,特地奉曜王的命令,前来帮助各位父老乡亲今年春耕之事。”
  县令说完,赵总旗就站了出来,也不搞什么弯弯绕,直接手一抬,让孙大力他们用簸箕装了满满几簸箕的粮种,往来的这些村长镇长面前走,再往他们手里塞一点。
  来的这些村长镇长,都是识货的行家,一看到这些高粱,荞麦稻子种子,眼睛都差点儿贴上去:“这,这是哪儿来的,怎么这般好!”
  “大颗,饱满,芽嘴又好,要是栽下去,肯定颗颗都发芽!”
  这可是事关嘴里粮食的大事儿,来的人已经忍不住了,大声地问县太爷:“县老爷,这粮种从哪儿来的,可有多的,我买些回去种!”
  “小老儿也买些!”
  孙大力他们村的村长的声音比他们更大:“我替我们村上上下下六十四户人家定下这种子,我们今年全都种这个种子!”
  一些有远见的村长镇长暗道老狐狸,也赶紧开口。
  眼看着年龄都上了五十岁的村长镇长们争得面红耳赤,赵总旗抬手示意了一下,道:“这些粮种,是司农星君座下的仙灵,楚大夫赐下的,楚大夫感念农人辛苦,不仅赐下好种子,还琢磨出一些好用的方法,能够让大家耕地更为省力。”
  “我等谨遵曜王之令,将粮种,和那些能够省力的好方法从甘州带来,待会儿,大家就可以回去通知镇上村里的乡亲,带上自家准备播种的粮种,前来换这些好粮种。”
  来的老者总算冷静了下来。
  司农星君大家伙都知道,管着他们这些老百姓饭碗的神仙,他们每年过年后都要祭拜司农星君呢。
  没想到这些好种子竟然跟神仙有关系。
  怪不得有这么好的种子,也就只有神仙才能拿出这么好的种子了。
  就是要他们拿自家的粮种来换……
  赵总旗道:“本官知道大家伙还有疑虑,不瞒众位乡亲,这些好粮种,也是仙灵大人用我们军营里的粮草变出来的,为了让甘州牧州以南的数个州府的百姓种上这些好粮种,军营里的粮草用了不少,诸位交上来的粮种,也要如数拉回军营。”
  “那儿,还有咱们大越几十万人等着吃一口饭,好把齐国和东来国的贼人赶出去,让潞州徐州的百姓也能今早地得到安宁,一家老老小小能跟以前一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呢。”
  “大人您不用说了,小老儿回去就让我们村的人来换粮种!”孙大力他们村的村长攥着手里的拐杖,一个字一个字地道。
  站在他旁边的老者也道:“小老儿也是!”
  “大人,我们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也知道外边在打仗,我们也瞧见那些逃难来我们这儿的人,有家不能回,有亲人再也不得见,可怜啊。”
  “更何况大人又不是强抢,是用好粮种,换我们不好的粮种呢,我们不吃亏!”
  “是啊,我们不吃亏,我们村也换!”
  “我们也换!”
  县令在一旁看着,暗探赵总旗虽然是个武人,但心思真是细如毛发,竟然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把事儿给解决了。
  望着下边已经四散开回各自村子镇长的村长镇长,县令干脆转头跟赵总旗继续商量那什么曲辕犁,水车,还有驱虫的法子来。
  今年的春耕,他们三水府绝对不容有失!


第141章
  与此同时,其他各州府的情况或与三水府差不多,或有些许出入和麻烦,但春耕之事总算走上了正轨。
  三水府境内,凡是有力气,能干活儿的,全都在田间地头。
  有用老式犁头的,有用县衙新发下来的叫什么曲辕犁的犁头的,反正老百姓们觉得拗口,统一叫它犁头。
  这新犁头是真好用啊。
  看着比老式的犁头要小,但是前边一个小娘子,后边一个小娘子,竟然就能犁得很深,换成男子来用,那自然是更快了,从前要翻七八天的地,现在三四天就能翻完。
  还有河边,县衙带着人来修一个叫什么水车的东西,还叫村子里出一些人,沿着田间地头挖一尺宽的沟渠,听县衙的人说,那叫什么水车。
  修好之后啊,只要水一冲,它就会自己转,然后把水打到高处的沟渠里。
  谁家田地要浇水,就在对准自家田地的那块儿扣个口,浇好了再堵上,再方便不过。
  最后一件新鲜事儿,就是县衙里的人,竟然来教他们怎么对付虫子,要是遇到天气干,有蝗虫了,又有什么方法对付。
  孙老汉坐在人群前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只觉得现在的日子真是过得比以前有意思,有奔头多了。
  瞧瞧,他还沾了他去参军的儿子的光,坐到最前边来了!
  赵总旗,孙大力他们将粮种送到后并没有走,按照曜王的命令,他们将百姓的旧粮种收上来清点一番后,分出一些人送回甘州牧州,他们则留下来盯着今年的耕种。
  很快,新粮种栽下去两个月,天气也越来越热,入了夏。
  往年这个时候,必得几场大雨,不仅能把田间地头淋得湿润润的,稍不注意还可能发生水涝。
  可是在县令,赵总旗,孙大力,还有三水府百姓望眼欲穿的目光里,整整两个月只下了两场雨,雨量还不大,经验丰富的农户们已经察觉到今年的年景不好,望着田地里比过去几十年都粗壮的好苗子皱了皱眉头。
  又两个月,还是只下了两场可有可无的雨,县令和赵总旗等人嘴上都是上火的燎泡,深知已经到了用得上楚大夫说的方法的时候,立即一个村一个村地集结人手,边锄草,边往深挖一点,挖出蝗虫的虫卵,全部点火烧了。
  又上山砍伐竹筒,花大力气做成插入泥里,一点点往下渗水的物件,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田地里都插着竹筒,农户们心疼又焦急地挑着水,小心翼翼地往竹筒里倒水,只希望这些秧苗能够挺过去。
  而到了八月,正是高粱,荞麦,稻子开花,挂穗,出浆的时候。
  这可是庄稼最紧要的时候,一旦水分不够,粮食就会减产。
  已经侍弄了这些庄稼半年的农户心全都扑在上边,谁都看得出来,今年的庄稼哪怕前边天气不好,但挂的穗比他们从前种的沉多了,粒儿也多了一半,只要能熟,他们绝对能过一个好年!
  但是这天眼看着就是不下雨,仿佛不把这些秧苗折腾死不罢休!
  终于,在农户们求神拜佛,恨不得把血都浇给这些秧苗的时候,高粱,荞麦,稻子,终于染上了黄色,一根根穗子坠着,风一吹,窸窸窣窣的作响。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