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85)
保成看着,小心的抬起手捂住嘴,很是担心他的牙齿也会和大哥的这般,突然就掉下来。
苏辰还没有把这颗小牙齿清洗干净,噔噔噔又一颗小炮弹滚了进来,他后边还紧随着一个汪汪汪的雪球。
保清手里抓着一根用绳子着的黑色天牛,还没来得及炫耀就看见带着血色的一颗牙齿,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后退两步。
“大哥,你挨打了?”圆乎乎的小脸上都是疑惑,“可是谁敢打你啊。”
保清是虎头虎脑的长相,大惊之下的声音憨粗憨粗的,看起来还挺可爱。
苏辰就再次耐心十足的解释了这个牙齿的由来,还没到掉牙年纪的保清跟保成的反应差不多,一副担心后怕的样子。
再晚一些时候,康熙回来了,涵元殿多是直接隶属于皇上的宫人,苏辰也没看清是谁嘴快,他阿玛一进来便报告了他掉牙的事。
“掉牙了?”康熙衣服都不顾得先去换了,惊讶中又带着喜悦的走过来,弯下腰凑到正和俩弟弟玩昆虫的苏辰身边,笑道:“真掉牙了!掉的哪颗,张嘴叫阿玛看看。”
苏辰紧闭着嘴唇,不想给一脸好笑的阿玛看。
康熙道:“用不用叫太医啊,阿玛小时候掉牙都给太医看了。”
苏辰不等他阿玛说完,忙把嘴巴张开,含糊道:“看吧看吧。”
康熙让儿子转个身,将嘴巴对着外面的光亮处,认真的瞧了瞧,点头笑道:“能看见下面的小牙了,记着不要用舌头舔这个窟窿,不然要长歪的。”
“我看看我看看。”
这是保成和保清争先恐后的声音,然后两个小孩就挤着爬上炕桌,一脸好奇的看看大哥嘴里黑乎乎的牙窟窿。
保成最先看见红色牙龈包裹着的一点玉白色,惊喜道:“我也看到大哥的小牙了。”
保清很是着急,“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
“那你别看了,我哥张着嘴很不舒服的,”说着小小双手上下一合,把苏辰都快流出口水的嘴巴给合个严丝合缝。
苏辰就,很是无语,暂且把自己当个木头人吧。
康熙交代梁九功:“跟御膳房说一声,这两日的饮食都清淡些,每顿饭都给辰儿做一个蒸蛋。”
苏辰抗议:“阿玛,我的牙口还很好呢。”
康熙安慰道:“你到了换牙时期,那些坚硬废牙的都要少吃。”
苏辰还想说什么,毕竟夏季他可不想错过冰棍儿冰糕,但一错眼才看到外面还站着个人,是个穿着清朝官员服饰的黄头发人。
“阿玛,是南怀仁在外面吗?”
特别想要一根火铳的苏辰见过南怀仁两面,跟他讨论过怎么改造有着“手上大炮”之称的火铳改造计划。
阿玛见他对这个感兴趣,还趁着晚间批奏折的闲暇时间和他一起画过火铳图纸,父子俩讨论着改造的部分都画下来拿给南怀仁商量过。
他们的改造图引得南怀仁惊叹连连,南怀仁是个比较喜爱向外表露感情的外国人么,当时对苏辰用了一大串天花乱坠的惊叹式夸赞。
反正夸的苏辰是以后都不怎么敢去找南怀仁这家伙请教火铳改造进程了,现在看到他都想躲。
康熙向外看了眼,招手叫南怀仁进来,“你先前交给张英的那个,拼音表、音标表,叫他看见了,想过来请教请教你。”
苏辰: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啊。
在苏辰想躲里面的时候,南怀仁已经进来了,笑着向这三位小王子行了清朝的礼仪。
“辰王,我一直想找你说一说火铳的改造,但每次跟皇上请示,皇上都说你出去忙着呢,后来我才知道,你在外面开了一个厂子。”南怀仁的北京话说的很地道,向着苏辰伸出大拇指,再次起了咏叹调:“您是我见过的最聪慧、最敢于创造的人,主都要感慨您的智慧。”
苏辰恨不得胸前一排手朝他摆,这就过了啊。
“你们的主不是最怜悯处在贫困中的人吗?我这样的应该不会引起他的关注。”
南怀仁笑道:“您也是我见过的最乐观的清朝人。”
苏辰呵呵两声,向他阿玛求救,康熙才说道:“南怀仁,别逗朕的儿子了,说说你的正事。”
南怀仁向康熙躬身一礼,刷一下从袖子里抽出来卷轴的动作,比朝廷的其他臣子都要熟练,他双手展开卷轴,十分谦虚诚恳:“辰王,臣下想要向您请教这个音标,您是如何制定的?”
“这可不是我制定的,”苏辰赶紧澄清,国际音标是1888年国际语音协会制定的,自己顶多是个复印机,让它们提前面世而已。
南怀仁本也猜测,这样的东西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制定出来的,即便这个小孩子是康熙帝膝下非常聪慧的儿子。
这个音标,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需要集天底下各种语言的发音之后,由多个精通语言的人审定。
至于把英文字母和汉语结合起来表音,也同样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此时辰王这么肯定的说不是他指定的,南怀仁更加肯定,这位小王子在回宫之前是待在一群特别厉害的清朝的大能人物身边。
“康熙帝为了培养他最疼爱的王子,用一场假的葬礼给他布置了一个完全异于他的兄弟们的生活环境,以至于这位王子天生便带着并非高高在上的亲和力,以及对民间百姓的经历感同身受的能力。”
南怀仁在他以后的回忆录里是这么写的,而现在他一一向辰王请教这些字母的汉字拼写规律时,也是这么想的。
什么声母啊韵母啊,苏辰那是多年不学也刻在脑细胞里的,以至于南怀仁问什么他都能接上,并且还说得挺清楚。
南怀仁只剩下点头了,最后向康熙点着头道:“辰王提供的拼音表,十分适用于汉字的标识,臣以为可以推行。”
现在外面的天都黑下来,康熙留南怀仁一起用晚膳,同时还叫人将张英、沈荃、励杜讷、王士禛等文臣叫来。
吃饭的时候,苏辰才注意到保清和保成两个小家伙,忽灵灵的大眼睛时不时都要落到他嘴巴上,小脸儿上还带着同情、担心等等复杂神情。
气的苏辰一下子emo了,南怀仁以及半个时辰后才过来的张英等人再有问题时,他说话能不张嘴就不张嘴。
戌时,梁九功进来提醒:“万岁爷,您吩咐的晚间游船已经备好了。”
康熙率先站起身,“湖上凉爽,都去湖上说。”
众臣这才发现他们只顾听这个拼音字母的读法拼法,好像把万岁爷给忽略了,惶恐的转身后退叩谢。
瀛台周围一片水,夜晚间每隔十几尺都有点着松明子的石盏,一圈一圈亮光在水面上交映出光环晕,停泊在湖中的两层大船灯火通明。
微风吹拂过来清清凉凉,将这番夜景衬的更加美好。
上船之后苏辰哪还管拼音的事,反正他刚才都说的差不多了,对于这些杀过一波波读书人进到全国文艺圈顶尖的文臣们来说,只要告诉一遍这些“阿波吃的”声母韵母,他们就能记下来。
让他们自己给汉字注音,也不是没有苏辰就不行的。
和两个弟弟去吃吃喝喝之前,苏辰提醒一句:“各位大人能不能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弄出一套全国人们都通用的官话出来。有拼音标注,也好学啊。”
现在的官话是有,但并不是说全国通行,全国推行是有一定困难的。好些进士在金殿上面圣时说方言,皇上都听不明白。
张英等人一听辰亲王的话就想起来去年殿试时的场景,一个江南的进士跟皇上的沟通就很不顺利,要不是同出于江南的同僚翻译可要闹笑话的。
几人面面相觑,辰亲王这么好的主意他们以前怎么都没有想到过?
啊,辰---
想叫住王爷细问问,才注意到人家已经坐在前面看湖心月去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他们相互笑了笑,说着往轩窗通通开着的船舱里面去商议。
康熙叫南怀仁和这些臣子们过来,也是想说一说北部蒙古和罗刹国互有联通的事。文臣们对战事可能会纸上谈兵,但他们的有些见解并非一无是处。